新建项目 (3).png

历史回顾 历任领导
照片专栏 视频专栏
历史回顾

一、历史沿革、发展概况

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(原名广州杂技团)1959年3月正式成立建团至今已61年,以民营飞武杂技团、大中华杂技团为班底。建团初期受广州市文化局和广州市文化公园双重领导,团址在文化公园内;1962年脱离了文化公园的行政领导,隶属文化局;同年底,杂技团分成杂技队和魔术队两个演出队;1976年,易址至广州市天河区水荫四横路37号(现团址)。

1959年至1964年期间,广州杂技团在广东省内、海南岛等地举办多场巡回演出,根据历史材料反映,1962年至1964年期间是早期的杂技团演出高峰期。不但演员收入增加了,团部的资产建设也得到了改善。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,杂技团停止所有演出。1969年底广州杂技团被撤销,演员们被分配到商业、工厂等部门工作。直至1972年初,全国其他杂技团体逐渐恢复起来,广州市文化局决定重组广州杂技团。1973年9月1日宣布广州杂技团恢复成立。新成立的杂技团团址在北京南路太平沙旧天星剧场。同年,广州艺术中等学校杂技班开学,解决了演出队伍接班人的问题。1974年时任广州杂技团团长李甡亲自带领学员班到从化市吕田镇(原从化县吕田公社)进行长达半年的封闭训练1975年在容纳4000多人的广州中山纪念堂驻场公演两个月,场场爆满。1976年赴北京参加全国杂技调演,6个节目获优秀节目奖,在全国杂技界引起轰动。1977年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演出,羸得外商的赞赏。1978年受国家对外友协委派,出访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缅甸四国取得了圆满成功,从此广州杂技团渐渐在全国有了名气。

1979年招收了第二期学员班,但由于教师队伍不固定,接班人面临青黄不接局面。1980年广州市文化系统贯彻党的调整改革方针,确定以广州杂技团魔术队作为试点,成立一个全民所有、集体经营、独立核算、自负盈亏、节余分成的艺术团体。20世纪80年代,广州杂技团相继成立“少年杂技队”“魔术队”“飞车走壁队”“环球飞车队”和“动物队”,突破固有的表演形式,并一度提高了团队的经济收入。在文化部的安排下,此期间广州杂技团为南也门、斯里兰卡、澳大利亚和肯尼亚等国家学员进行系统培训。90年代期间,着重整改团队的规章制度、节目新创作以及对外演出交流活动。

2004年根据有关体制改革的文件,结合广州市文化局统一布置,推进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。2008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文化体制改革中广州杂技团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,更名为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。

二、创作概况

广州杂技团早期的创作类型主要以节目形式演出为主。早期创作《幽默的玩耍》《杂耍》《顶缸》《飞叉》《滑稽魔术》《跳板》《地圈》《小武术》《四人排椅》《空中飞人》《三人咬花》《双蹬技》《绳技》《软钢丝》《船台造型》等节目。

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杂技节目有《滚杯》《顶碗》《钻地圈》《荡爬杆》《球技》《皮条》《转碟》《蹦床钻圈》《小丑叔叔》、滑稽《赛车场上》、魔术《中国戏法》《对手转毯》等。主题晚会有《金色少年》《南粤风采》《南风粤韵》《金星荟萃》。

2000年开始,广州杂技团多以杂技主题晚会的形式展现于舞台。除了坚持重新编排传统节目之外,还以大型杂技剧为主要创作目标,通过外请创作力量和本团的创作资源整合,打造具有多元化、综合艺术的杂技剧。创作大型主题晚会有《金木水火土》《紫禁光华》《现在梦幻时—聊斋》《英雄小子》等。2005年底开始制作大型杂技剧《西游记》,2006年首演,连年演出近千场;2015年创作大型武侠杂技剧《笑傲江湖》,2016年首演,演出近百场;2019年正式启动杂技剧《化蝶》的创作。


关于我们
团队介绍 团队架构 团队荣誉 历史回顾
剧目介绍
大型杂技剧 精品节目
新闻中心
新闻动态 幕后花絮
演出活动
国内文化交流 国际文化交流 大型活动
商业合作
大型活动支援 剧场租赁 企业赞助
联系我们
加入我们 联系方式
广州杂技团官方微信
广州杂技团官方微信